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湘西生活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收获了平生最深刻又超出想象的人生体验, 让我对这片神秘又传奇的地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像嗜酒之人遇见佳酿而欲罢不能,于是就有了再走湘西的念头, 这次,我们选择了和通道同在怀化的洪江古城。
洪江用烟雨弥漫的湿冷迎接了我们。 走进高墙窄巷,青石板路幽深蜿蜒,老墙苔痕斑驳, 街边的杂货铺,酿酒作坊,小面摊,铁器铺, 古城的人们烤着火,打着小纸牌,点着烟、喝着茶唠嗑, 从容不迫的过着他们日复一日的流水生活。
沈从文先生曾在他的散文《沅江上游的几个县份》中, 这样说起洪江:“由辰溪大河上行,便到洪江,洪江是湘西的中心…… 通常有'小重庆'的称呼。” 在《常德的船》一文中,他又这样描绘: “在沅水流域行驶,表现得富丽堂皇,气象不凡, 可称巨无霸的船只,应当数'洪江油船'。 这种船多方头高尾,颜色鲜明,间或且有一点金漆饰…… 下行可载三四千桶桐油,上行可载两千件棉花, 或一票食盐。用橹手二十六人到四十人,用纤手三十到六七十人。” 从这几句话的描述里,我们大致可以想象出, 当年的洪江古城是个怎样的繁荣所在, 洪油又是如何的行销四方,只是眼前荒废残旧的古城, 却让我们有一种“俱往矣”的感觉。
洪江古商城在沅水、巫水汇合处, 坐拥湘西第一名山嵩云山,依山伴水,蜿蜒迂回, 据说在空中鸟瞰就像巨幅天然山水太极图。 古城起源于春秋,聚城于盛唐,鼎盛于明清, 以集散桐油、木材、白腊、鸦片而闻名, 是湘、滇、黔、桂、鄂五省地区的物资集散地, 是湘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宗教中心, 曾纳天下之繁华而通四海, 有“湘西明珠”、“小南京”、“西南大都会”之称, 更有“中国第一古商城”之美誉。
站在高处眺望洪江古商城, 错落起伏保存完好的窨子屋古建筑群, 大多建于明末清初,斗拱造型,一色的青瓦灰墙, 飞檐翘角,雕龙画凤。 这些古窨屋建筑群一律按井字排列, 形成"七冲、八巷、九条街"的独特格局。 古窨屋群巷内,青石板路和码头蜿蜒迂回、高深莫测。 有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光绪、民国时期的门匾、门联、石雕、石刻、题字等,随处可见; 还有图案精美、雕工精湛、风格各异的用于防火的太平缸48多个, 遍布在古城的老街小巷中。
在这样阴郁飘雨的12月,我们走进洪江,用放慢的脚步体验古城人家的生活。
古城边,从长满青苔的石阶上走下来的男子, 正准备去更换煤气瓶。
老苏州会馆,一个小小的身影坐在深巷的里面, 在灰色调的包围中鲜艳的蓝色特别醒目。
老婆婆出门倒垃圾的身影,让人想起小时候的外婆。
小旧货铺里交头接耳的店主和客人,直接忽略了我们的存在。
竹蓝子里的地瓜和桔子,最家常的画面。
青石板巷,拐角处,清代的税收机关厘金局。
忠义镖局的旗子,仿佛镖师们还在举旗接镖行走江湖。
随便走进一户人家,一方雕龙水槽, 都显示着不凡的曾经。
高家大院,古城的大宅门。 绍兴班的荷风院,洪江鼎盛时期的高级妓院, 歌舞升平迎来送往的场所。 好不容易来了几个游客, 这才让我们得以蹭看了一场表演。 

小巷深深,通往的都是百姓人家寻常的生活。


老钱庄、旧当铺,孔方兄的大本营。

从高高的石阶上下来的小姑娘,准备要去上学了。

顺着坡下去,是天均戏院,古时行商富贾看戏的地方。

街边巷口有家馄饨店,闻香进去坐下来, 要了一碗热乎乎的馄饨吃下去,浑身都热了。 身边食客都是古城当地人,手捧着碗,烤着碳火, 呼噜呼噜吃的那个香啊。

隔壁的杂货店,看店的婆婆百无聊赖。

这几位婆婆凑成一桌子,玩起了纸牌。

木工房里,师傅歇了手抽起烟唠起了家常。

铁器修理铺里,师傅和他的朋友就着火炉聊天。

我们寻找古城最高处,想看看古城的全貌, 从这位切菜的婆婆家里穿过,婆婆很热心的为我们指点上山的路, 可是她的话,我只听懂了一半。

古城里,留有许多这样的圆拱门巷, 独行的老人,或者站立着, 或者蹒跚走来,从我们身边远去。

晚上,我们在古城的老饭庄吃饭, 路上买了一小包柚子糖, 也算是小体验了一下舌尖上的洪江。 一座历经繁华的古商城,如今已冷落不复当初, 它停留在众人遗忘的视线之外, 却因此保留了朴实厚重不加雕饰的面目, 让我们得以窥见古城数百年前的时光, 追忆它的青春年少的样子。 随心随行,记录行走的遇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