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便民网——凤凰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标题: 湘西一个闻名全国~像大学校园的小学! [打印本页]
作者: 神凤文化景区 时间: 2016-5-11 19:37
标题: 湘西一个闻名全国~像大学校园的小学!
本帖最后由 神凤文化景区 于 2016-5-11 20:29 编辑
一个像大学校园的小学!
——那些从南华山麓走出去的当当响当当(不管是现在南华山外90多岁还活蹦乱跳的黄永玉,还是长眠在南华山上的沈从文、陈渠珍、田星六)的男人,曾经在这里读书。附其中那三个当当响当当的男人他们睡觉的地方:沈从文--南华山“听涛”山脉下沱江河畔;陈渠珍--南华山观音山脉神凤文化景区内英雄纪念碑附近;田星六--南华山观音山脉山脚下(同好友田名瑜一道ZF为他们捐资树碑立篆)。
“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说的。”
——但是这里写和记录的这些(图文)是特别献给一个101年前在南华山下读书的小男孩——沈从文。
这个101年前的小朋友在三四十年前就是大师了,28年前的今天(确切的讲是昨天5.10,今天成书罢了),他撂下一句“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说的。”就去西天取经了,开始进到一个使他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学那课永远学不尽的人生了。
——
沈从文母校『文昌阁小学』弦歌百年文蔚校园!
沱水之滨,南华之麓,凤藻云涌,灵秀毓独钟;
郁郁葱葱,莘莘学子,济济一堂,桃李化春风。
文昌阁小学位于湘黔边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城南,风景秀丽的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北麓。
(, 下载次数: 56)
(, 下载次数: 55)
(, 下载次数: 54)
(, 下载次数: 59)
(, 下载次数: 70)
文昌阁小学经历了百年沧桑,人文蔚起,硕果累累。如今她将英姿飒爽地肩负起时代的重任,更焕发出勃勃生机,这颗基础教育的明珠,将会更加亮丽。
(, 下载次数: 68)
(, 下载次数: 63)
(, 下载次数: 69)
(, 下载次数: 67)
学校环境十分优美,人文资源极其丰富,校园文化十分浓郁,建筑风格别具一格,校内古木参天,繁花似锦,楼、阁、亭、台,点缀其间。文坛巨匠沈从文捐资修建的藏书楼翘角飞檐,著名画家黄永玉捐建的礼堂雄伟壮观,爱国华侨吴保仁捐建的德森科技大楼功能齐全,《沈从文自我评述碑》和《校友碑林》与错落别致的教学楼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她既是美丽凤凰的一颗风景明珠,又是英才培育的摇篮,享有“锺灵毓秀”之称。至使百年老校走出湘西,闻名全国。
(, 下载次数: 66)
(, 下载次数: 70)
(, 下载次数: 72)
(, 下载次数: 68)
上百年的古柏树、古楠木、古金弹子、古水杨柳、古黄杨,有黄永玉题名的“春晖亭”,有美籍华人吴保仁女士捐资修建的德森科技大楼,有造形别致的山体盆景。沿着长满厚厚绿苔的百年老砖栏杆拾级而上,数米长的《沈从文自我评述》石碑与错落有致的教学大楼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画卷。穿过月池小桥,中庭回廊上黄永玉题写的“文昌阁小学”匾额映入眼帘。
(, 下载次数: 65)
(, 下载次数: 67)
她既是美丽凤凰的一颗风景明珠,又是英才培育的摇篮,享有“锺灵毓秀”之称。至使百年老校走出湘西,闻名全国。这里是“蒙养小学堂”的旧址,所有设施一切保存完好,百年名校典雅厚重的风格飘逸而出。走出这所“凹”字形的旧建筑,黄永玉先生捐资修建的仿古礼堂和沈从文先生捐资修建的“藏书楼”,东南互映,其中“藏书楼”三字是沈老先生留给母校的惟一“墨宝”。在藏书楼边有一座李振军题字的“伴读亭”,亭边绿草地上树起的碑林蔚为壮观,那虹劲多姿,风韵迥异的书法,细细品读之后,让人心胸豁然,流连忘返。学校的前身为文昌阁、文昌庙。
(, 下载次数: 65)
(, 下载次数: 70)
(, 下载次数: 69)
(, 下载次数: 72)
(, 下载次数: 70)
(, 下载次数: 71)
至今她经历了百个春秋。为祖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合格生,造就了一批有识之士,以中外闻名的文学家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朱早观、李振军,中科院院士肖纪美,爱国华侨谭德森等为代表的莘莘学子都在该校接受启蒙教育,从这里走出校门,走向世界。
(, 下载次数: 68)
(, 下载次数: 69)
(, 下载次数: 73)
……
湘西凤凰
一个民风淳朴、乡土气息浓厚的边陲小镇
渡船、沅水,老人与少女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一百年前,沈从文便在这水一般柔软的世界中长大
小学毕业后
他跟着湘西的部队四处迁徙
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
目睹了“人头如山,血流成河”的屠杀场面
和很多人性的丑恶
这个乡下野小子
从这种生活里跑到大城市
接受了五四以来的民主思想
转过头来再看那里的生活
想念家乡的土地和人
棉花坡的渡船,
枫树坳,秋天,满城飘舞着枫叶...
此后一生坎坷
常在贫困流浪的窘境中
且又不时被小人戏弄与中伤
在人际之间行走如履薄冰
这世界呈现于他的分明是暴虐,是凶残
而他却总是处在婴儿状态中
将世界看得如此柔情动人
如他笔下的女孩翠翠
在风日里长养着
触目为青山绿水
一堆眸子清明如水晶
为人天真活泼
俨然一只小兽
从不想到残忍事情
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他是将痛苦和悲哀消化
文字里凝聚着美丽与哀愁
他是敏感羞涩的
第一次上讲台
竟然十分钟发懵
说不出一句话来
勉强讲了一阵又终于无话可说
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
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遇上正当最好年纪的张兆和
他用情诗表白心意
产生了世界上最美的情书
“我一天一天明白你的平凡
同时却一天一天愈更深切地爱你
你如同照镜子
你不会看得见你特别好的所在
但你如走进我的心里来时
你一定能知道自己是怎样的好法”
他是寂寞的
但这寂寞也造就了他
让他深思,让他想象
在这寂寞中,他完成了四十本小说
28年前,他在平静中去世
“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说的。”
他的墓碑正面写着: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背面则是其妻妹张充和所撰: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逝者如斯。
今天,
同样是南华山下的一个男人给各位分享沈从文的母校和文蔚
用“边城生活”来诉说他的“《边城》往事”
聊表缅怀之情。
(, 下载次数: 68)
(, 下载次数: 66)
欢迎光临 本地便民网——凤凰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https://www.0743online.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