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本地便民网——凤凰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评说历史] 不是开玩笑:凤凰人要与明开元大帝老朱算一笔账!

[复制链接]
月落边城 发表于 2014-10-28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湘西生活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月落边城 于 2014-10-28 13:31 编辑


0.jpeg
导语:虹桥在千禧年以前是没有风雨桥的,桥上能通行车辆,现在的虹桥是照着以前的模样重建了桥面上的风雨阁楼。这究竟是有多少故事在这虹桥之上,看官一窥便知。

1.jpg
1933年的虹桥和当时的赛龙舟盛况

2.jpg
80年代的虹桥

3.jpg
今天的虹桥

桥,是凤凰古城的主要景点之一,它横卧于古城沱江河之上,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凤凰虹桥,为江南独具特色的风雨桥之一,桥上建筑有两层,即是让人通行做生意的过道和场所,又是供人们避风躲雨和休闲享受的理想之处。桥下的水潭,自古称为“回龙潭”。清代诗人王家宾曾为此作诗一首:“危楼俯瞰碧波寒,回绕苔矶涌雪湍;绝似中流擎砥柱,不教江水起狂澜”。

虹桥艺术楼与民族一条街竖横交错,互为辉映,构成了古城市井风俗画面的,便是虹桥风雨楼。虹桥横卧于沱江之上,风雨楼以它的壮观和俊美拔然而起,这其实就是成了一道重叠的风景,这道风景,由下而上、由古而今穿越着六百多年的历史。

安徽小子朱元璋是不会允许边远的凤凰出皇帝的。朱元璋朱笔一勾,凤凰风水遭到毁灭性破坏,于是就有了这座虹桥风雨楼在沱江拔然而起。虹桥风雨楼其实就是一道由下而上、由古而今穿越着六百多年的历史的重叠的风景。这座桥始建于明洪武初年,颇信风水的凤凰人都说,这座桥斩断的是一条龙颈,令一条巨龙身首异处。但在民国三年,沱江涨了一次三百年未遇的大洪水,虹桥风雨楼受到重大创伤。时新任湘西镇守使的凤凰人田应诏主持修复虹桥。修复后的虹桥加固了桥墩,补砌了桥面,拆除了桥上木栏,改建成木结构吊脚楼木板房一栋,与桥面长度相符。两侧各建大小相等的木房十二间,中间有三米六宽的人行长廊,上有屋顶遮盖,可避日晒雨淋,顶部两侧各装一排花窗,既可采光,又利空气对流。桥面两头各立拱牌坊门一座,由田应诏上书“虹桥”二字。

岁月流逝,近百年战乱与历史变迁,虹桥已是满目沧桑,桥木构件开始霉腐,两侧的12间别致木楼也如凤凰许多远去的风景荡然无存。时间进入了两千年,凤凰古城以历史文化名城的姿态跨入了新世纪。重新饰就的虹桥风雨楼为两层,在原有的建筑风格上更为完善,雅宏雅致,古色古香。一楼二十四间木板店面经营着各种民间工艺品,杂货土特产,鼎沸的吆喝,低语的讨价还价······

二楼为民俗文化楼,进入楼内,不管是两侧的文化艺术长廊,中间的艺术回廊,还是那盘根错节的古树蔸做桌椅的茶室,都让你眼界大开,惊叹不已。那里面除了许多民间的珍稀工艺品如苗王木椅、巨型烟袋等,还陈列有古代、现当代的书画名家的作品。那些作品的内容,许多都是关于凤凰,凤凰的诗,凤凰的景,凤凰的风物·····

当初朱元璋没有想到,虹桥风雨楼斩断了龙颈,却为凤凰人留下一处绝世的风景。站在亘虹桥上近望远眺意境悠远,古中带点优雅,沧桑中带点飘渺。近近的是悬在沙湾岩石上一排排吊脚楼,熙熙攘攘与虹桥上的风雨楼连为一体,在江面上留下随波漂浮的倒影。远远的是烟雨中的遐昌阁万名塔,以及淡淡的点点小舟和环绕着凤凰小城的青山绿树。


----------------------------------------------
本文由苗疆一隅编辑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多谢。

4.jpg
苗疆一隅立足于苗族东部方言区的武陵苗疆进行苗族文化探索和发掘。武陵山区是一座绵延在湘西、鄂西、渝东南、黔东北的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大的山脉,是一个集民族聚居地区和神秘湘楚文化于一体的边陲之地。

精彩评论1

大当家的 发表于 2014-12-15 12: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虹桥故事多 小城故事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2

帖子52

发布主题
  • 资讯·新闻·生活信息
  • 快扫一扫关注我们
  • 关注有好礼,千元礼券任性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