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本地便民网——凤凰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湘西名人堂] 黄永玉谈故乡:七十多岁的人回到老屋,总以为自己还小……

[复制链接]
默笙墨可 发表于 2016-3-14 20: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湘西生活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黄永玉,湖南凤凰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当代中国著名艺术家和文学家,是享誉世界的文化大师。
O3PLE1W[@CD1T`]YC8ZE.png

    黄永玉1924年7月出生于湖南常德,幼小随父母回到凤凰。在凤凰生活到十二岁,便到外面求学、闯荡。在故乡生活的这段时间,正是他的金色童年,故乡的一切事物,给他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长大后,虽然长期在外奔波,但故乡总是在魂牵梦绕中。到了晚年,思乡之情越炽,每年都要回故乡几趟,住上一段时间,用他的话说,每到创作源泉近乎枯竭的时候,就回到故乡,吸取丰富的营养,便激情迸发,立即有了灵感。
    黄老经常回乡,以前常住“古椿书屋”,那是黄老一家的祖居,坐落在北门内文星街的文庙旁,老房子上至今留有黄老四岁时涂鸦的画作,和他的字迹:“我们一家人,人人有事做”。1958年,因为扩建中学,迁到了白羊岭。这祖居住着他的五弟黄永前一家人,因人丁兴旺,显得有点狭窄了。
    黄老曾说:“在家乡,总还得有个窝!”
SUTP98[Z{YR2]APE[~TAQ~F.png

    上世纪八十年代,黄老返乡时,购下回龙阁一块狭窄空地,他请来了“天下第一大石桥”——凤凰乌巢河大桥的设计者田云跃为他设计,修建了一个画室,名“夺翠楼”,并写下《回龙阁夺翠楼记》。该楼依山傍水,三面开窗,与周边吊脚楼群融为一体,飞檐翘角,古朴典雅。周边景色,尽收眼底,成为凤凰一景。黄老计划在里面作画、写小说,端午节邀朋友到楼上看龙舟。他甚至想到从楼上放下六七丈长的线,去钓楼下深潭里面的大鱼。于是,黄老每次返乡时,携老友故交于楼上品茶作画,时常高朋满座,茶香飘逸,笑语喧天……
    此画室虽好,但不能居住。前些年,黄老又在沱江边的喜雀坡原凤凰玻璃工艺厂旧址修建了一幢别墅,名“玉氏山房”。名字为他的好友著名艺术家黄苗子所题。此山房位于山坡公路旁,造型独特,居高临下,沱江和凤凰古城景色尽在望中,可谓得天独厚,占尽风光,也成凤凰又一新的景观。黄老还写下了数千字的《玉氏山房记》,对建房的缘起和经过做了详细记载,可见他对这一住所的厚爱。以后每次回家,就住在这里。这里也成为他晚年经常歇息的居所之一。
QMK0K6GJ1C9Y23K@4PNWHWN.png

(玉氏山房大门)
    尽管经常回乡,但在外面的日子总是多些。游子是最眷恋故乡的,黄老的朋友说,一提起故乡,他就眼睛发亮。一位同在北京工作的湘西籍老人说,他和沈从文、黄永玉等老乡们经常凑在一起,必谈各自故乡,沈从文略好一些,只有黄永玉,说起什么都是他凤凰第一。
    黄老的许多创作经典,都与故乡紧密相连。
    黄老作画,画下了凤凰许多景色,还凭童年的记忆,画下《永不回来的风景》,想起那些童年往事,那些熟悉的,却永不再回来的风景,甜蜜而忧伤……
    黄老写书,就有了《火里凤凰》,有了《往事,故乡的情话》,有一本干脆就叫《一路唱回故乡》。
    黄老作诗,在《一束故乡的诗》中,有《老头还乡》一首,“杜鹃啼在远山的雨里,墙外石板路响着屐声,万里外回到自己幽暗小屋,杏花香味跟着从窗格进来。刚坐下就想着几时还再来?理一理残鬓,七十多岁的人回到老屋,总以为自己还小……”这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落寞与惆怅,更是游子归乡,返老还童的狂喜的表象。
    他写《归乡赋词》说:“……一笑窗开赏晴妍,小道场,这人间路窄,乡酒杯宽。”而在《我的心,只有我的心》中,更加直白:“我的心,只有我的心,亲爱的故乡,它是你的!”
    黄老一直为凤凰的旅游和发展摇旗呐喊,为母校文昌阁小学捐资200多万元,还在凤凰多次举办画展,筹集资金为凤凰架桥铺路……
    黄老在凤凰有许多题款,雕塑,无不镌刻着对故乡凤凰的深情。
    在沈从文先生的墓地,黄老写下了一句极为精炼的诔辞:“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2007年6月29日,黄永玉先生应邀到吉首大学演讲,谈起故乡,他说:“故乡是多年睡惯的被窝,尽管不是很华丽,但睡习惯了,有自己的气味,感觉特别好!”
KK02RN5`PVIWT491%)HYFL4.png

(黄永玉艺术博物馆,位于吉首大学风雨湖畔)
    这就是故乡在黄永玉这个老头心中的份量。


作者:范诚,湖南广播电视台主任记者、作家。1963年出生于湖南新宁,在湘西生活工作27年,已出版《本色凤凰》、《阅读湘西》、《崀山走笔》等多部著作。本文摘自其《走玩湘西》一书,作者授权刊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0

帖子69

发布主题
  • 资讯·新闻·生活信息
  • 快扫一扫关注我们
  • 关注有好礼,千元礼券任性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