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本地便民网——凤凰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评说历史] 苗族风物:斋堂

[复制链接]
湘西及时雨 发表于 2016-1-7 01: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湘西生活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湘西苗寨常见有两种神庙,一个是土地堂,另一个是斋堂。土地堂十分普遍,人尽知晓。斋堂虽一同供奉,今人却仅知其名,基本已说不清来历。

斋堂又叫斋屋,苗文书写作:biut zheat,汉语发音近似于:贝赞。斋堂一般修建简单,形制与土地堂差不多,皆用青砖砌成一米见方的瓦屋,也有就地取材直接用青石板垒成,顶上覆盖石块不加瓦片的,样式古拙。因两种建筑十分相似,外人常常混淆不清。大体而言,斋堂多设在村外,离人家较远,土地堂则杂处村中,更近人间烟火。

在供奉上,土地堂荤素不拘,斋堂则不能见荤,只可用豆腐等素食谢神;在信仰上,土地堂仅有保佑本寨之责,斋堂却有司法审判、惩恶扬善、守护地方的威权。用苗民的话说,斋堂人鬼皆辖,阴阳两管。其神灵职位高,权力大,神通广,人人敬畏。凡遇祭祀,必先祭斋堂后祭土地堂。

因斋堂只是一个空置建筑,里面不供神像,所以很多人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来历。据故老相传,斋堂所祀神祗乃吉首市鸦溪白帝天王三兄弟,即湘西苗民俗称的“鸦溪三王爷”。白帝天王在湘西苗区威信崇高,影响力极著,湘西各县市无论城乡都建有庙宇供奉,全盛时期达数百座。三位天王是吉首鸦溪人,各地天王庙均以鸦溪大庙为祖庭,视若圣地。

相传三王爷兄弟三人乃龙种,母亲杨穆英在井边浣纱偶遇龙神,未婚先孕诞下三子,长大后勇猛善战,威名远扬。当朝皇帝听说三人英雄,特召进京面圣,一见之下心生妒恨,害怕三人威胁到皇位,假借赐酒暗中下毒。兄弟三人回到沅陵白马渡时毒发身亡,苗民感其威义,在鸦溪建庙祭祀,常有灵迹显现。各地听说,纷纷另建庙祀之,久而久之成湘西一大独特民俗。

白帝天王三兄弟亡故日期是在小暑节气,过去每年到三王忌日,苗民便实行斋戒祭祀他们。民国以前,三王忌日实行斋戒是湘西苗区十分严肃隆重的仪式,斋戒期间只能茹素,不准生烟造火,无人敢犯禁。 至今遍布湘西苗寨的斋堂,就是为祭祀白帝天王而设。除三王忌日外,以前湘西苗区还有每年要抬三王神像巡视地方的习俗。神像所到之处,全寨民众都聚集在斋堂烧香叩拜,吃斋一日。平常遇到纠纷或冤屈,更会去斋堂烧香请三王爷做主。

苗乡的斋堂虽然普遍陈设简单,但亦不乏某些苗寨因财力富足,将斋堂建造得高大精美。例如清代乾州第一苗寨三岔坪(清《乾州厅志》中所列苗寨,三岔坪排第一位。),寨中原有斋堂就十分大气。

三岔坪苗寨的斋堂设在万同溪与麦地溪两水交汇处的田野上。这里地势平坦,连片水田包围之中,天然隆起一圆形土丘,约两百来平方。斋堂就建造在土丘上,明屋三间,坐西朝东,高大宽敞。斋堂周围有四棵古枫树,不知年岁几何,老干虬枝,团团将斋堂覆盖其中。深秋季节,枫叶流丹,一片火红,映衬得斋堂异常美艳。

旧时每年三王神像出巡,三岔坪全寨苗民都往斋堂迎请叩拜,末了大家出资买来菜蔬,集体在斋堂吃一顿斋饭。因地方宽敞,民国时乾州城的叫化帮在这里设有堂口,并分派堂主管辖,长年有一群叫化子借居于此。解放初,大军进湘西剿匪,抓住四五个前营一带的惯匪,在斋堂前召开公审大会并就地枪决。叫化帮害怕恶鬼缠身,顿作鸟兽散。斋堂无人居住打理,后来房屋坍塌,古枫被毀,如今仅剩地名流传。

文摘:湘西老苗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0

帖子24

发布主题
  • 资讯·新闻·生活信息
  • 快扫一扫关注我们
  • 关注有好礼,千元礼券任性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