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本地便民网——凤凰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景点推荐] 梦里故园是坪朗

[复制链接]
默笙墨可 发表于 2016-3-21 09: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湘西生活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默笙墨可 于 2016-3-21 09:37 编辑

梦里故园是坪朗
    曾经看过一份关于坪朗的微刊——《人间有味是清欢》,从此对坪朗恋恋不忘,想着那里的景,那里的人和那里远近闻名的坪朗豆腐。
    从吉首沿着峒河溯流而上,快到矮寨的时候,山的形状开始峻朗起来,在层峦之下难得的一片开阔谷地,便是坪朗了。
  匆忙地路过坪朗很多次,一眼眼地看她,一眼眼地难忘,因为她像极了梦里的家乡。
212RV919-0.jpg
  时代慢慢淹没了我们的根蒂,以繁华枭首寂静,以物质销蚀乡愁,以世故消解质朴……怀念总在单薄没有依托的当口突然出现,猝不及防,所以会经常有梦,会在梦里回去,在梦里寻找风住过的吊脚楼,触摸竹骨土坯的垣墙,以至于把记忆都灌满了,但总在这种不实在的触感中醒来,伸手即空。


1438912762107603.jpeg


    儿时,屋门口有河,河水丰满清澈,水流也是湍急的,就像流经坪朗的这一湾峒河,宽阔的河滩堆满了干净的鹅卵石,曾经,只在河水里浣洗衣物,在河滩上晒衣服,就像现在坪朗的乡民一样;曾经,也撑叶舟,纤歌凝而白云遏,就像现在的坪朗乡民一样;曾经,外公外婆也掌着灯在黎明时候,推着石磨,把泡的白胖的黄豆澄浆,点卤水变成豆腐,就像现在的坪朗乡民一样……是啊,我对住在坪朗的人们有着多少嫉妒和羡慕呢?

7677_da28d31c9d8f8ce.jpg
  走近坪朗的时候,要穿过一层层的绿,绿的山、绿的水、绿的树,如果是微雨清晨,那么,连雾也是滴翠的。山如臂,将坪朗层层叠叠地拥在怀里,水作罗带,将坪朗一分为二。最喜爱是山环水抱的、就算驱车而过、也会牢牢抓住人心的这片水岸边的苗寨———在碧色河水和耀眼的卵石河滩衬托下,参差的吊脚楼、矮屋泥垣、青砖黛瓦,褐墙飞檐,半圆镶嵌在山脚,风清云闲,宁静安逸,处处均可入画,以至于每一次的路过,都想就此停住。如果矮寨大桥和公路奇观是这一方山水的眼睛,那么,坪朗便是眉睫。对于矮寨人工的奇迹和自然的鬼斧神功,坪朗做着恰如其分的诠释和衬托。
002gGfaXgy6QepX9Hm1c9&690.jpg
  从北岸到南岸的苗寨,以往是有拉拉渡的,年久,拉拉渡也就消失在旧时光里了,现在是跳岩连接着寨子和外界,倒是显得更加自在一些。从跳岩中间窜过去的水流清澈见底,汩汩而过,攒起一簇簇水花,柔滑清脆的水流声一下子洗掉许多杂躁,“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这样的诗词应该是为这一处风景量身定做。寒武纪黑色的页岩硕大而规整地陈在岸边,与村寨的古旧的色调浑然一体,偶然,在某片页岩的罅隙里还可以找寻到古生物永恒的姿态———岁月是书,一笔沧海桑田尽写在这页岩上和页岩之上的村寨里。

  河岸紧挨着寨子,石板路纵横交错在寨子每一户之间,在青砖屋、赭色的木板房、土坯的泥墙的房屋中,石板路的巷子略有回声,让走进寨子的每一步都寂静而清晰,间或犬吠、牛哞,有乡民采了新笋,慢悠悠背着手,从巷子的一头过去,另一头便到了家。学步孩子仰着脸,稀奇地看着不熟悉的人,老人们都是着苗装,闲坐纳鞋,或清扫院落,这一切,依旧是安静的,温暖的,温暖地就像梦里外婆的笑,说,柳儿啊,回来了?
20150312164000395398.jpg
  这里的房子会说话,旁若无人地讲述着过去的事情,讲行走川黔的马帮和下江放排汉子的彪悍,讲苗鼓偃兵庆年,讲今天飞过去的白鹭曾停歇在头顶,唱过的歌。水路交通的时代,这里是山货的源头,下江南北货的终端,故事总在源头开始,从峒河一路下沅江至洞庭,远的便是长江的尽头。这里当然不是过往繁闹的水陆码头,只是一直倔强地不肯向更迭的时代低头,留存了当时的模样,才一瞬间成为记忆中关于故里的表征,梦境的实体,跨进她的那一刻,就从现下倒着走进了往昔———在这里,时光是静止的。

  坪朗有好水,手工豆腐与河溪香醋齐名,是湘西百姓餐桌值得炫耀的珍馐佳肴。清绿的细流自群山的腹地而出,坪朗人厚道质朴,做豆腐不参杂其他,固执地操持着一代代传承来的旧手法,推着石磨,烧着柴火,煨着几灶膛大铁锅,繁杂而艰难地点化一块块玉一样的豆腐。坪朗的豆腐清香而无豆噪味,煎煮不碎不烂,做汤嫩滑,煎炒入味,熏炕色润经存。作为传统手工与后工业时代的较量,坪朗豆腐,以不可取代的儿时味道完胜。
10120627.jpg
  寨阳、矮寨一带苗家,家家有鼓,闲时自娱,农作时,则如兵临城下,可鼓士气。逢年节,都着了盛装,缠头堆山,银饰叮当,家家户户把鼓聚集在坪坝,赛将起来,这一带的山谷便鼓声震天,声势浩大,蔚为壮观。而坪朗则是制鼓之地,还是以代代传承的技艺,依然是固执地手工制作,一个月绷一只鼓算是快的,山歌、苗鼓在旧时便是所有的娱乐,做鼓人家,发不了财,受到更多的是乡民的敬意和鼓舞时候的欢欣。
001kOVMNgy6EgCxm6nl5f&690.jpg
  时间,一点点凝结,有时候为诗,有时候为词,有时候是梦,我开始梦到,一个微熹的清晨,被阳光叫醒,而故园就在身旁———坪朗。此生在此,留不住或者留得住的有许多,不过用来放歌一段时光,我不辜负,你呢?


文章来源:团结报
作者:赵彬馨 文章有删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0

帖子69

发布主题
  • 资讯·新闻·生活信息
  • 快扫一扫关注我们
  • 关注有好礼,千元礼券任性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