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本地便民网——凤凰县领先生活信息门户!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评说历史] 上堡古国——大山深处苗族历史的记忆

[复制链接]
行者无极 发表于 2016-1-11 22: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湘西生活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1.jpg

   去年十二月下旬,我与《潇湘晨报·湖湘地理》记者一道,来到湘桂黔交界处的绥宁县,深入古苗疆的大山深处,探访千百年来在这里聚族而居的黄桑坪苗族乡上堡村。很少有人知晓这个恬静纯美的山间小村,五百多年前竟是当年苗族起义的政权中心所在。

   明正统元年至天顺四年(1436—1460年),蒙能、李天保等人领导湘黔桂边界的苗民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在历史上,这一地区苗民起义次数众多,然而此次起义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前所未有,共有三省十八县五万人参与,历时二十四年,并且以上堡为中心首次建立了苗民政权,与明王朝分庭抗礼。领导人李天保将年号定为“武烈”,自封“武烈王”,并将苗疆划为“省”、“府”、“州”、“县”等行政单位。至今,黄桑坪一带的小孩子还会哼唱一首歌谣,“界溪省,巴流府,雪林州,赤板县,上堡有个金銮殿”(详见笔者2012-03-04《 上堡古国——大山深处苗族历史的记忆》博文)。

2.jpg

   朱元章建立明朝后,培植新贵族地主势力,倒算农民土地,还有沉重的租赋和徭役剥削,导致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不断发生。尤其是明朝的中后期,政治腐败,宦官擅权,土地集中,各族人民所受压迫加重。明统治者还不断派兵对西南和其它少数民族地区征讨清剿,至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苗民的反抗斗争更加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据记载,自宣德五年(1430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间的两百余年间,仅大规模的苗民起义竞达三百余起,覆盖湖南西南地区各县和相邻的贵州省大部分地区。

   近读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修《宝庆府志》(现邵阳市),在该书“第二卷·大政纪三”发现了有关上堡古国苗族人民起义的史料,对了解当时起义的具体情况有重要参考价值。原文抄录如下:
   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广西蒙顾峒及武冈横岭苗劫绥宁。广西蒙顾十六峒及武冈横岭等峒与湖广逃民相继蜂起劫。绥宁总兵肖绶奉同副总兵吴亮、都指挥郑通剿之,擒其酋,余党悉平。

   十四年(1449年),宝庆大旱,武冈苗叛,新宁峒苗杨文伯应之。靖州黄柏等寨及黎坪府勾绞、桥峒,广西蒙顾、拜峒苗叛,城步山苗及新宁峒苗杨文伯亦叛,劫掠村乡,焚毁县城(《明史·王耒传》)。

    景帝景泰元年(1450年),苗掠武冈,转入靖州。苗寇掠武冈,驱其所虏掠人、物入靖州,靖州知州苏忞邀击之被害。苗掠新化,武冈叛苗与五开、铜鼓獠合流,行乡村劫掠甚惨,新化公廨民舍悉为灰烬,民立若自保,贼亦寻去。十二月,总督湖贵、军务王来为、右都御史以保定伯棠瑶充总兵官,都督毛福寿(即毛胜)、王斌为左右副总兵,讨平天柱诸苗。进至靖州,贼掠长沙、宝庆、武冈,来等分道激击,斩三千余人。贼遁去,寻福寿同巡抚御史侯爵、布政史马谨抚谕靖州诸苗,降数千人,复其业,新宁苗杨文伯亦降。十二月,福寿遣李震率偏师由东山临口进捣城步苗巢,斩千计。

   景泰二年(1451年),陡筑新宁县城。苗乱后,新宁知县唐荣以县城薄不可守,奏迁於旧治西二里许。镇守武冈都指挥范桢督筑土城,周围四百余丈,上建墩楼,外浚壕堑,为门四,东曰迎阳,西曰镇远,南曰保安,北曰翼云。六月参将陈友遣都指挥汪迪败苗贼於武冈。二十一日充总督守备左参将陈友遣都指挥汪迪破贼於茅坪,贼众溃。九月陈友遣绥宁县丞冯旺招抚诸苗降之。十一月广通王徼煠、阳宗王徼焟谋反,诸苗复叛,陈友败苗於武冈之千泻田。十二月,苗寇。武冈总督王来、总兵梁缶击走之。诸苗受徼煠旨,以众二千从蒙能,攻武冈,来等连战破之,能遁入广西,称蒙王。

   三年(1452年)七月,布政史马谨同参军李震剿武冈苗,擒杨光拳。

   四年(1453年)春,靖州苗至武冈界,参将陈友遣兵追击,破之。

   五年(1454年)九月,武冈贼蒙能围五开卫之隆里所,蒙能既遁入广西,复纠生苗为乱,至是伪造印章,以文武官秩封其党与,有众五万,大肆猖獗,攻围隆里守御所。时指挥庄荣在围中自登陴,与诸都校分地而守七昼夜。左都督陈友闻警,遣汪迪、刘信,与部下数十人赴之,信等力战死,贼既胜,遂攻隆里,围之数匝。友统兵来援,督兵殊死战,乃败走。之时远近溪峒蛮苗皆为蒙能妖书所惑,响应者皆五百余寨。日出抄掠,官等屡剿之不能克。

   六年(1455年)二月丁卯,毙武冈贼蒙能于平渠卫城下。

   七年(1456年),城步苗犯邵阳,千户杨清追击死之。峒苗肆掠邵,湘海清率其妻及亲兵追战於龙王桥,后援不至,妻与其徒具遇害。

   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四月,南和伯方瑛遣左参将李震捣城步苗,破五十四寨。瑛於四月丁酉克铜鼓藕峒,诸寨震,亦进攻武冈,克栏牛等五十四寨,斩获最多,进都督佥事。

   四年(1460年)闰十一月,都指挥吉世瑛等克城步平水峒,擒苗首杨昌富。都指挥吉世瑛同靖州参将高瑞攻克城步平水峒苗,擒贼首杨昌富。十二月己卯,贵州湖南总兵官李震剿城步瑶峒,悉破之。初,麻城人李天保以囗赋入绞峒苗中,伪称唐太宗后,聚众万余,僭称王,建元武烈。以故贼魁蒙能之子聪为帅,剽掠远近。李震既平千把猪寨,因进击大破之。天保遁入贵州鬼池苗中,复诱众苗出掠,围攻隆里守御所。又西延等处苗寇又乘机出没,侵暴武冈,新宁巡抚王俭、总兵李震奏请兴师讨之,寻调集大军,乃督令指挥吉世瑛、李景、庄荣各分哨道,以闰十一月十五日丁巳进攻,破绞峒诸巢,至清水江获李天保,解京,余党悉平。十二月初七日己卯移师抵城步哨,分二路。令庄荣及分守参将高瑞、李文攻横水城溪,莫宜中平诸寨皆破之,长驱至广西西延。会广西总兵过兴,克十八团诸瑶,前后俘斩数千人。

   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二月,七月苗寇劫武冈、溆浦。苗寇宝庆,武冈守备庄荣伏兵於龙堡乡,大破之。右都督李震讨靖州苗,破之。时武冈、沅靖、铜鼓、五开苗复起,而贵州亦告警。李震言贵州终难遥制,请专制湖广,许之。乃还兵由铜鼓、天柱分四道进,连破贼,直抵清水江,因苗为寻,深入贼境,两月破巢八百,焚庐舍万三千,斩获二千三百。而广西瑶劫桂阳者,亦击斩三千八百有奇。当时震威名著西南。

   十二年(1476年)三月壬戍,李震大破靖州叛苗百二十余寨,俘斩八千五百余人,获贼拏万计,论功封兴宁伯。

   十三年(1477年),武冈苗作乱,署都督佥事王信平之。

   孝宗十二年(1499年)十一月,广西流贼入宝庆界。

   十四年(1501年),新宁苗劫掠百户,李俊进讨死之。十一月巡抚阎仲宇剿武冈州叛苗,十二月获李再万苗,贼平。

   十六年(1502年)三月设城步县,十七年(1503年)筑城步城。十二月广西苗贼劫武冈。

   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三月,武冈守备王翰及靖州守备段辅夹攻镇溪贼黄吉於绥宁溆浦界。

   群山无语,白云悠悠,明清两代的天空已然谢幕。在古国门前的石桥旁有一株千年古榆树,它在这里等了500年,在简洁旷远的天空下,为每一位前来探访古国秘密的游客,讲述当年的腥风血雨,讲述昔日的繁荣与悲壮。官府史料只言片语的记载,掩盖不了鲜血染红的苗族历史在民谣里的鲜活。那一面旗杆石上飘扬的义旗,那一株拴马树道道环压的痕迹,无不昭示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在上堡古国,人们至今仍然以苗歌的形式传诵祖先的英勇事迹,李天保的血性已经被炊烟升入天空,这里,已经淡然,恬静……

3.jpg

精彩评论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0

帖子34

发布主题
  • 资讯·新闻·生活信息
  • 快扫一扫关注我们
  • 关注有好礼,千元礼券任性送